动力电池迎来“退役潮”,锂电回收跑出120亿元独角兽

公司研究室
关注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

文|曲奇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如何妥善处理好废旧电池,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近日,广东金晟新能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狼多肉少”的竞争环境下,这家估值120亿元的独角兽日子也不好过。

过去两年,由于碳酸锂价格下滑的影响,金晟新能源由盈转亏,现金流承压。

行业“狼多肉少”有待出清

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尤其自2021年开始,新能源车的销量和渗透率都迈上了另一个台阶,动力电池的装机量随之攀升。

一般而言,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为5—8年,当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80%以下时,即可“退役”。结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以及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2027年动力电池退役的大潮便将袭来。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退役电池数量为36.6万吨,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08.9万吨。

如何妥善处理好废旧电池并变废为宝,便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然而,当前我国退役电池回收行业面临的一大问题便是,行业尚不规范,回收机构数量庞大。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白名单”企业只有156家。

然而,由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根据企查查数据,2024年末我国现存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超过16万家。

根据金晟新能源招股书,2023年按销量计算,行业前5的市占率合计为24.9%,行业第一市占率为14.3%,行业第二的金晟新能市占率为5.0%。

整体来看,电池回收行业的集中度不高,竞争较为激烈。

此外,部分公司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相对较差,为了降低成本、追求更高利润,往往采用非法拆解方式,甚至在安全、环保方面还存在严重风险隐患。

对此,1月8日,发改委表示,回收循环利用是“两新”工作的重要一环。严厉打击“作坊式”回收拆解,依法依规查处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退役动力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行为。

可见,我国退役电池回收行业还有待出清和规范化。

产能利用率下滑仍要扩产

2021年至2023年,金晟新能源及其全资子公司江西睿达被工信部认定为锂电池再生利用以及梯次利用“双白名单”企业。

然而,在“狼多肉少”的情况下,金晟新能源这样的“白名单”企业的生产环境也较为艰难。

根据《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2023年全国实际回收锂离子电池62.3万吨,仅是156家工信部公示符合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的名义产能便达到379.3万吨/年,全行业名义产能利用率仅为16.4%。

产能利用率不高,金晟新能源的招股书便有体现。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金晟新能源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5.1%、74.1%、77.0%、72.3%,整体呈下降趋势。

本次港股IPO,金晟新能源要用部分募集的资金支付在建的磷酸铁锂电池基地的部分开支。金晟新能源还计划在2025年逐步扩大生产设施的产能,以每年处理28万吨退役三元锂电池。

目前,整个电池回收行业还在不断扩产,这无疑会让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此外,由于行业鱼龙混杂,存在大企业干不过小企业,合规企业干不过不合规企业的现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

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竞争环境,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连续两年亏损现金流承压

过去两年,碳酸锂、硫酸镍及硫酸钴价格的下滑,金晟新能源的业绩出现明显下滑。

以碳酸锂为例,2022年11月,电池级碳酸锂最高突破60万元/吨。到了2023年,由于碳酸锂的供给远大于需求,价格一路走低。

据亚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由年初的51.95万元/吨下跌至年末的9.65万元/吨,下跌幅度为81.42%。

2024年,碳酸锂价格虽然不再暴跌,但一直在低位徘徊。根据我的钢铁网数据,2024年电池级碳酸锂的最高价为11.6万元/吨,最低价为7.15万元/吨。

受碳酸锂的价格周期影响,金晟新能源业绩的转折点发生在2023年。

根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金晟新能源收入分别为11.3亿元、29.1亿元、28.9亿元和10.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6.7%、14.3%、-5.6%-3.1%,净利润分别为0.7亿元、1.5亿元、-4.7亿元和-1.5亿元。

对于业绩亏损,金晟新能源表示,2023年尽管碳酸锂、硫酸镍及硫酸钴产品的销量有所增加,但产品价格却持续大幅下降。2024年上半年,毛亏损较上年同期收窄,则主要由于碳酸锂及硫酸镍的价格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较为平缓。

有行业分析师表示,金晟新能源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回收废弃的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利用,而后得到碳酸锂、硫酸镍等原材料产品,稳定的价差是主要收入来源,急涨急跌的价格对企业并不利。

除了业绩方面承受一定压力外,金晟新能源的现金流逐年变差。

2021年至2023年,金晟新能源经营现金流分别为-2.17亿、-8.30亿和-10.18亿,连续三年处于净流出状态。

此外,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不断扩产的金晟新能源,过去几年债务也在不断加重。

2021年,金晟新能源银行及其他借款为3.43亿元,截至2024年10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增长至14.79亿元。而2024年10月末,金晟新能源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6228.2万元。

对金晟新能源而言,港股IPO不仅是提升其知名度的机会,更能缓解其现金流的压力。

       原文标题 : 动力电池迎来“退役潮”,锂电回收跑出120亿元独角兽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